李零、陳星燦、安家瑗三位考古學者共談“柴爾德與中國考古學”
人民網北京5月14日電 (韋衍行)“柴爾德與中國考古學”主題講座近日在涵芬樓書店舉行。本次講座由商務印書館主辦,邀請北京大學人文講席教授李零、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長陳星燦與原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員安家瑗三位考古學者,從20世紀著名考古學家柴爾德的學術與生平出發,暢談柴爾德對中國考古學方法與思想的啟發,并分享關于中國考古學“從哪里來到哪里去”的思考。
講座現場。主辦方供圖
維爾·戈登·柴爾德(1892—1957)是世界著名的考古學家。商務印書館近期推出四部由李零教授策劃并主持翻譯的作品,從不同角度解讀柴爾德生平與學術,旨在立體呈現這位學人復雜的精神面貌與深遠的學術啟發,重新發掘這位重要考古學人的當代價值;尤其對柴爾德提出的重要歷史概念與考古方法論給予充分闡釋和重新評估,以為中國考古學發展提供鏡鑒與激勵。
談及組織翻譯這套叢書的動因,李零表示,柴爾德對于考古學術界而言是繞不開的人物,尤其是他關于近東和歐洲文明的研究,對中國的考古學界具有很大啟發性,我國著名考古學家夏鼐就曾在日記中寫下閱讀柴爾德著作的感悟。本次主持翻譯和出版的著作來自英、美、澳三國不同專業背景的寫作者,幾部作品對柴爾德的解讀互相補足,完整介紹了柴爾德的早期和晚期經歷,既展現了他的個性和私人生活,也梳理了他畢生的學術活動。
陳星燦進一步強調了柴爾德對中國考古學界的學術價值。據他介紹,夏鼐先生曾稱柴爾德為“英國進步考古學家”,并引進了“考古文化學”等理論,而在柴爾德去世六十年后,這些知識遺產仍影響著中國的考古學研究。陳星燦提到,我們現在正在進入一個柴爾德當年提倡但還沒全面展開的考古學時代,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柴爾德對我們具有開創性的影響。
安家瑗曾跟隨其父親安志敏先生翻譯柴爾德所著的《考古學導論》,之后也翻譯了他的另一部著作《人類創造了自身》。她認為后者不是專為學者所作,而是為大眾撰寫的普及性讀物,其論點與深入淺出的寫作方式至今仍具有突出的指導意義。柴爾德的“大史觀”恰是許多考古學人所欠缺的,其著作和理論對青年考古學人尤其具有繞不過去的基礎意義。
據悉,“解讀柴爾德”叢書包括譯著四部:《柴爾德的神秘生涯》《柴爾德的方法和理論:史前史的經濟、社會和文化闡釋》《史前史學家柴爾德傳》《致命的誘惑——柴爾德的政治人生與思想》。它們充分反映了戈登·柴爾德在學術領域取得的輝煌成就,也展現了他跌宕起伏、耐人尋味的生命歷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