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 大道同行
“風從中國來”,播下中俄人文交流的友誼之種
——人民網專訪莫斯科中國文化中心主任封立濤
俄羅斯是中國山水相連的友好鄰邦,也是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伙伴。在中俄兩國關系發展的進程中,人文交流合作一直是促進兩國人民相知相親的重要紐帶。近日,人民網“一帶一路 大道同行”大型跨國融媒體報道團走進莫斯科,專訪中國駐俄羅斯大使館公使銜文化參贊、莫斯科中國文化中心主任封立濤,感知中俄兩國民心相通、交流互鑒。
中國駐俄羅斯大使館公使銜文化參贊、莫斯科中國文化中心主任封立濤接受人民網專訪。人民網記者 馬天翼攝
人民網:國之交在于民相親,民相親在于心相通。請您介紹下莫斯科中國文化中心在促進中俄人文交流方面發揮了怎樣的作用?
封立濤:人文交流是新時代中俄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俄羅斯民眾對中國文化的興趣越來越高,2012年12月5日,莫斯科中國文化中心成立。中心主要職能包括國情宣介、思想交流、文化展示等,一方面要積極展示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另一方面它是俄羅斯民眾了解今天中國發展成就的窗口,是中俄文化交流的一塊陣地,要成為俄羅斯所有中國文化愛好者之家。
在日常工作中,莫斯科中國文化中心和各機構、地方都保持著非常好的合作關系。每年都會舉辦文化旅游周,通過人文合作的發展,讓兩國人民更多地互相理解,增進互信。
人民網:請您介紹下莫斯科中國文化中心都舉辦了哪些特色活動和培訓課程?
封立濤:中心舉辦有很多活動,比如講座、展覽、演出等,但大家一致比較喜歡,能夠經常來參加的就是我們的培訓課。這些培訓課包括漢語教學、中國國畫教學、中國武術教學、中國舞蹈教學、中國美食教學等。據不完全統計,過去十年參與其中的俄羅斯民眾超過1萬多人。
今年5月,莫斯科中國文化中心舉辦了一場“茶和天下”的活動。茶在中俄兩國關系中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在17世紀,一條“萬里茶道”就把中國、蒙古和俄羅斯聯系到一起。“萬里茶道”綿延13000多公里,它南起中國福建武夷山,途經山西、內蒙古等地,穿越蒙古國和俄羅斯廣大的西伯利亞,最終抵達圣彼得堡,又到了東歐地區和中亞地區。我認為,茶就是不同國家、不同民族文化互鑒非常好的見證。
人民網:今年上半年,《流浪地球2》、《長空之王》兩部國產影片在俄上映,觀眾反響熱烈,您怎樣看待中俄兩國在電影領域的合作前景?
封立濤:上個世紀,《辦公室的故事》《莫斯科不相信眼淚》等前蘇聯電影深受中國觀眾的喜愛。近幾年,出現了一個新的現象,中國電影以更加快的步伐走進了俄羅斯的電影市場。
由于中俄兩國有著非常多友好交往的動人故事,有很多兩國觀眾共同感興趣的題材可以挖掘,在電影領域兩國將有非常好的合作前景。
人民網:青少年是深化人文交流、增進民心相通的重要橋梁。在不斷培養中俄友誼小使者,為兩國友好交往增添新力量方面,莫斯科中國文化中心有何工作規劃?
封立濤:首先,中俄在傳統劇院、美術館、博物館、圖書館之間的合作仍然非常重要,但是要吸引兩國青少年關注并參與到文化活動當中,要想些新的辦法。青少年都喜歡現代音樂,比如考慮讓國內的草莓音樂節和俄羅斯有關音樂的群體一起來合作。
其次,中國的街舞發展得非常好,俄羅斯的街舞水平也非常高,雙方都有加強合作的意愿。
第三,青少年都喜歡打電子游戲,在俄羅斯青少年喜歡玩的手機游戲中,有很多是中國的產品。下一步,中心也可以通過組織兩國青少年的電競比賽,來增加對中國文化的了解。
第四,我們考慮將來舉辦一個名為“風從中國來”的系列中國文化短視頻大賽,讓俄羅斯青少年去講述他眼中的中國。這些都是促進中俄青少年在文化領域交流非常好的一些方法和手段。
人民網:隨著兩國旅游市場的逐步恢復,對夯實中俄社會民意基礎具有怎樣的意義?
封立濤:2000年,中俄兩國政府就簽署了關于互免團體旅游簽證的協定,這個協定對促進兩國旅游合作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在疫情之前,中俄兩國已互相成為主要旅游客源國和旅游目的地國,旅游合作也成為更好了解對方國家文化的一個渠道。據統計,2019年從俄羅斯到中國旅游的游客約有270萬,從中國赴俄羅斯旅游的人數約有220萬。這200多萬游客其實就是200多萬名使者,他們去了解了對方國家的文化,同時也把本國的文化帶給了對方。
目前,中俄兩國旅游主管部門已經完成了在互免團體旅游簽證協定框架下有權經營業務的組團社名單。隨著業務的正式開展,兩國往來的人數一定會進一步增加,也將為兩國關系的發展作出積極的貢獻。
中國駐俄羅斯大使館公使銜文化參贊、莫斯科中國文化中心主任封立濤(前排中)與人民網記者合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