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北京冬奧會志愿者:平凡崗位上不平凡的貢獻
在北京冬奧會期間,共有1.8萬多名賽會志愿者和20余萬人次城市志愿者參與服務。他們是賽會順利運行的重要保障,默默奉獻的同時積極傳遞正能量,共同用實際行動生動地注釋了志愿精神的實質內涵,并且作為文化、友誼、團結的使者,成為冬奧最溫暖的光和“一起向未來”的重要力量。人民網采訪了部分志愿者,他們在平凡的崗位上發光發熱,為北京冬奧會的順利舉行作出了自己的貢獻,向他們致敬!
杜昊昊在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照片由本人提供
杜昊昊是北京電影學院研二學生,她在國家體育場“鳥巢”做志愿服務,主要負責四場儀式(冬奧開閉幕式、冬殘奧開閉幕式)的攝影記者運行協調工作。盡管身處“鳥巢”,但她大部分時間都在攝影工作間忙碌,儀式上的很多場景只能從電視轉播中看到,但她并不覺得遺憾,她覺得能跟小伙伴們一起始終堅守崗位,順利完成工作職責,內心獲得感滿滿。她認為志愿者的工作是自發地奉獻和服務,收獲到的是精神上的滿足和回饋,能服務于冬奧會這樣的盛大賽事,而且志愿服務內容剛好和所學專業相關,對開闊眼界和拓展專業知識都大有裨益,對自己來說是一次寶貴的體驗機會,將會銘記一生。
傅煜在布置志愿者之家。照片由本人提供
傅煜就讀于外交學院英語系,是名大三學生,來自中國香港,她在主媒體中心“志愿者之家”做志愿服務,說著一口流利的粵語和普通話。作為志愿者中的“志愿者”,她主要負責志愿者之家的辦公環境,公文收發、會議協調以及環內外物資交換等,致力為志愿者們營造家一般的溫暖氛圍,讓大家能夠在忙碌之余有一個休憩放松的空間。“大家每次看到我們精心布置的志愿者之家時,都不由得發出陣陣驚嘆,那一刻我內心的自豪與喜悅難以言表。” 在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到訪主媒體中心時,傅煜作為志愿者代表給他贈送了禮物,她深感榮幸,心情非常激動。“這段志愿服務經歷對我的成長很有幫助,將來打算回到香港,以這份志愿服務的精神,積極投身到大灣區建設中去。”
李遐在元宵節當天手工剪紙,體驗中國文化。人民網 歐興榮攝
李遐來自烏克蘭,是中國傳媒大學的研二學生,也是冬奧會主媒體中心唯一的外籍志愿者。她主要在主媒體中心的國際奧委會新聞服務臺做志愿服務,各家媒體有采訪需求或者有問題需咨詢國際奧委會,她就進行溝通并登記相關信息,轉給國際奧委會處理。李遐會多門外語,并說著一口標準的普通話,她透露自己在中國生活8年了,2013年為了學習中文,第一次來到中國,沒想到一下子就被中國迷住了。所以她在成都讀了本科后,繼續努力考取了中國傳媒大學的研究生。“為奧運會服務是每個志愿者的夢想,因為奧運會同時是志愿者的盛典。我要把自己一份小小的力量,貢獻給北京冬奧會。”
謝壹添在主媒體中心班車站受訪。人民網 歐興榮攝
謝壹添是北京林業大學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專業的大三學生,他在主媒體中心負責交通引導志愿服務。他上崗地點都在室外,趕上過北京兩次下雪降溫,但他并不覺得寒冷,他說組委會和場館給他們提供了非常充足的防寒保暖物資,自己身體也特別硬實,從事志愿服務內心是火熱的。雖然這個春節沒能跟家人團聚有些遺憾,但謝壹添說家人都特別支持他。他認為能參與冬奧會志愿服務,近距離感受國家大事與個人命運的緊密聯結,作為一名中國人,有著額外的動力,自己想盡最大努力做好志愿服務,在未來的學習和工作中,也要為國家和社會做出更多貢獻。“正如那句話說的:功成不必在我,但功成必定有我。”
張瑞在主媒體中心訪問卡辦公室受訪。人民網 歐興榮攝
張瑞是中國人民大學政治學方向專業的一名碩士生,在主媒體中心訪問卡辦公室擔任志愿者助理,主要負責為賽時有特定需要進出主媒體中心的訪客發放訪客卡。談及對冬奧會志愿服務的理解,他認為,作為一名新時代的中國青年大學生,有責任、有義務,也有使命在冬奧場館奉獻自我。從事志愿服務以來,自己無論是服務技能還是對冬奧相關知識,都大大加深了了解。“志愿服務工作像水一樣,填滿了整個冬奧工作的骨架,我們要把每一件細微的工作做好。”他認為自己在志愿服務過程中,并沒有什么高光時刻,很多志愿者都是在平凡的崗位上工作,自己也是平凡的一員。“能夠給眾多訪客提供便捷、高效和及時的服務,讓他們能夠進入主媒體中心,幫助到他們,就已經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