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部:文物保護狀況明顯改善 “博物館熱”不斷升溫
人民網北京8月19日電 (記者劉佳)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于18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局長李群向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國務院關于文物工作和文物保護法實施情況的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報告》顯示,黨的十八大以來,不斷廓清文物資源家底,完成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深化長城、石窟寺等專項調查;普查登記全國不可移動文物76.67萬處、國有可移動文物1.08億件套。國務院公布第七批、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保單位累計達5058處。文物保護狀況明顯改善,文物保護單位“四有”工作扎實推進,低級別不可移動文物保護狀況有所改善,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監測體系日趨完善。建成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數據庫,加強博物館藏品征集管理,完成6.2萬件套國有館藏珍貴文物保護修復,博物館庫房保存條件得到提升。
與此同時,文物安全長效機制逐步完善。公安機關偵破各類文物犯罪案件1.5萬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4萬名,追繳文物10余萬件。各級法院受理檢察機關就妨害文物管理提起的公訴案件3996件,涉及11871個犯罪嫌疑人。此外,中央財政年均投入超過10億元(單位:人民幣)用于文物平安工程,共支持實施3500多項國保單位安全防護工程。
《報告》提到,中華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綜合研究取得重要進展,“考古中國”重大項目持續推進。批準實施7000多項考古發掘項目,二里頭、石峁、良渚等遺址考古取得重要成果,新疆、西藏等地邊疆考古取得重要進展。博物館創新發展成績矚目,博物館建設布局進一步優化,建立健全博物館定級評估制度,公布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1224家。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水平顯著提升,2019年博物館接待觀眾12.27億人次,青少年占25%,舉辦教育活動33.46萬場;2020年疫情期間推出在線展覽2000余項,全社會“博物館熱”不斷升溫。
李群表示,文物安全形勢依然嚴峻,法人違法、盜竊盜掘、火災事故時有發生。一些地方未能正確處理文物保護與城鄉建設、發展旅游的關系,文物保護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文物大拆大建、違法建設、隱瞞不報、過度開發等問題突出。接下來將進一步強化文物法治保障,完善文物保護法律法規體系,推動長城、大運河、長征文物、革命文物保護立法,實施文物保護重大工程,進一步構建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文物科技創新體系,激發文物事業發展強勁動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