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戲劇家相約北京探討劇場未來
1月14日至16日,“相約北京”奧林匹克文化節暨第22屆“相約北京”國際藝術節藝術論壇和演出推介會“藝術向未來”在北京中間劇場舉行。在為期三天的時間里,超過40位頂尖藝術家和學者作為嘉賓,就劇場定位與藝術創作的關系、藝術美育教育、跨界新演出等話題開展10余場主題演講和6場高峰論壇對話。
守正是創新的基礎
無論是藝術創作,還是劇院發展,演出內容始終是最核心的競爭力。中國國家話劇院院長田沁鑫認為,“藝術的守正是創新的基礎,講述中國故事,基礎就是要繼承五千年的文明孕育出的優秀的中國文化精神,匯聚儒家思想,文人氣質,更需要宣揚和亮出中國人的活法和中國人的底色。”在田沁鑫看來,科技進步給藝術帶來了全新的改變,科技賦能已經成為了一種新業態。“講好中國故事不但要守住中華文化之魂和民族文化之根,還要與時俱進,立足時代發展,用創新的藝術和科技的手段相結合,讓戲劇的文學與戲劇的演出成為引領文化大潮的新經典。”
雖然現在藝術和科技聯系得非常緊密,但業內人士認為,科技的突破應該跟著內容走。戲劇導演賴聲川表示,“我們應該往新的科技方向走,但是科技方面的突破必須從內在先突破,走向轉化,如果是這樣的走向,這些突破是應該的。在疫情年代,我們需要什么樣的劇場?就是需要能夠連接大家,能夠連接彼此,到更美好的未來。”
技術與戲劇如何結合
中國演出行業協會副會長宋官林也提醒大家關注內容本身,“科技賦能也好,沉浸式也好,好像已經成為中國戲劇的潮流,過多強調線上,而忽視了線下。重視線上,忽視線下,是削弱戲劇本體的可怕的傾向。我們話劇演員的臺詞、表演、感情,這是生命之本,不能因為有了科技賦能,有了沉浸式,就把這些東西削弱了。藝術家創造的主觀愿望,藝術家創造的主觀的激情,還有內容與形式的關系,在劇場里面演員與觀眾交流的方式,我覺得這是戲劇藝術永遠不能改變的。古今交融中,如何把傳統的東西現代化,把經典的東西時尚化,這些值得我們考慮。”除了戲劇之外,音樂也如此,在全球疫情持續的時代背景下,國外大師名團不能造訪,中國古典音樂行業進入了“內循環”。宋官林表示,“新一代的呂思清在哪里?既然面向未來,就要考慮到這些問題。”
國際戲劇制作人、原英國皇家莎士比亞制作人翁世卉也認為,“如果舞臺上的呈現特別新鮮,能讓觀眾有感官和心靈的觸動,這就是有益的嘗試。技術與戲劇的結合,如果能夠找到核心的點,就非常有意思,如果找不到,那就是燒錢。”
走中國特色音樂劇的道路
除了需要關注內容本身,如何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文化,可以說是業內人士的一致追求。
資深音樂劇人、上海文化廣場副總經理費元洪從音樂劇的角度闡述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音樂劇的探索是很多條道路同時在走的,我覺得有一點會越來越有體會,就是中國要敢于走中國特色音樂劇的道路,當然也要借鑒世界上優秀的好的戲劇創作的方式,這兩者都不能偏廢。” 費元洪認為,國外的音樂劇到了創作層面是有歷史傳承的,跟歌劇,甚至是古希臘戲劇都是有關聯的,中國音樂劇借鑒西方音樂劇的時候還是要結合中國人的審美,“音樂劇是用音樂戲劇來呈現,肯定要有中國審美的東西,音樂本身就是形而上的表達,跟我們戲曲的審美是有貼合的,我們更要有文化自信,去尋找我們自己的表達方式。”
上海戲劇學院教授曹路生認為,“現在年輕人喜歡國風,音樂劇觀眾是女性觀眾和年輕觀眾為主,國風的回歸使我想到我們國家歷史上的富礦太多了,要讓年輕人喜歡,就是創造性繼承,創新性轉化,這是非常重要的,傳統的東西要有當下感,現代感,當下意識的轉化,讓年輕觀眾能夠感同身受,能夠引起共情,這是挖不盡的富礦。”
文/本報記者 田婉婷 統籌/滿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