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AV无码再现,无码播放一区二区三区,黄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国产区 日韩区 欧美区 动漫区

人民網
人民網>>文旅·體育

小巷里,溫暖的廚房(逐夢)

彭文斌
2021年12月27日05:4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圖為南昌贛江風光。
  李 征攝

  2021年11月6日。由北京飛往南昌的航班上,一對戴著口罩的老夫婦正在小聲地用南昌方言聊天。

  “你說,這飛機會晚點嗎?聽孩子說,南昌那邊在落雨。”瘦瘦的老人看著舷窗外,憂心忡忡。

  坐在他身邊的妻子也是一臉焦灼:“應該不會吧,是小雨,不礙事的。”

  老人把身體往座椅上一靠,說:“還別說,才離開六七天,這心里頭不曉得有多想念那個廚房。”

  這對老人,就是剛剛從人民大會堂領獎歸來的第八屆全國道德模范萬佐成、熊庚香夫婦。

  油條攤子來了新“生意”

  南昌多香樟。一到暮春,滿城飄著香樟清新的芬芳。

  這是2003年春天的一個日子,天晴,十點多鐘的光景,陽光灑滿巷口。

  像往常一樣,萬佐成全神貫注地炸著油條,鍋里發出呲呲聲。六個爐子安靜地排列在那兒。

  “師傅,能借借火嗎?”一個小心翼翼的聲音傳過來。

  萬佐成抬頭看去,只見三四米開外,一男一女推著一輛自行車,后座上坐著個男孩,車龍頭上掛著幾只鼓鼓囊囊的塑料袋。說話的那個女人,四十歲模樣,臉色蒼白,頭發有點凌亂,雙眼帶著淡淡的憂傷。“你們爐子里剩下的火,可不可以讓我們炒個菜?我給錢。”說著說著,女人哽咽了。

  “孩子生病了,想吃媽媽燒的飯菜。我們特意去買了菜,想找餐館加工,一路問來,已經找了好久,可是……”那個男子在旁邊補充道,說罷,一聲嘆息,眼神黯然。

  萬佐成和熊庚香不約而同地盯著男孩的右腿,那兒,褲管空蕩蕩的。

  男孩的嘴很甜,笑著叫了聲:“爺爺奶奶好!”

  熊庚香應了一聲,鼻子忽地一酸,伸手摸了摸孩子的頭。

  可憐天下父母心。萬佐成馬上讓出位置,熱情地說:“來,鍋正好閑著,你們快用吧。”

  萬佐成從中年男子那兒大概知道了這一家子的情況。他們是江西宜春人,孩子今年十一歲,患了骨癌,前不久做了截肢手術。兒子在江西省腫瘤醫院待膩了,吵著要回家,說是要吃媽媽燒的飯菜。孩子正處于治療關鍵期,不能半途而廢,無奈之下,兩口子便商量著買菜加工,誰知醫院附近的幾家餐館生意火爆,都說沒空。

  女人麻利地炒好了菜。熊庚香忙著給她打包。男人從上衣口袋里掏出錢包:“師傅,你算一算,多少加工費?”

  萬佐成伸出手一擋:“什么錢不錢的,不就是一點多余的火嘛,不要錢!只要孩子需要,你們可以天天來炒菜,免費用爐子。”

  沒過多久,這個小巷子里的油條攤子在患者家屬中傳開了。一傳十,十傳百,越來越多的患者和家屬來萬佐成、熊庚香夫婦這里炒菜。六個爐子不夠用了,萬佐成跟妻子商量,一口氣又添置了十套爐灶。再后來,老兩口干脆停了做油條的生意,一心一意張羅廚房。

  這條兩米多寬的小巷子熱鬧起來了,每天暖洋洋的,仿佛一處避風港。患者和家屬們洗菜、切菜、炒菜、煲湯,煙火繚繞,香鮮襲人。他們找回了久違的溫暖氣息。

  心靈手巧的萬佐成趕制了幾個木架子,擺上瓶瓶罐罐,香料、鹽巴、白醋、生抽、料酒。一層擺不下,再擺第二層。他特意貼上一張紅紙,寫下一行字:調料免費。鐵鍋、高壓鍋、熱水瓶添置了一個又一個,煤球一換就是上百個。

  不過,萬佐成慢慢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不知從何時起,前來加工菜肴的人漸漸少了起來,一些熟人甚至悄然退場。他心里直犯嘀咕,一時搞不懂問題的癥結所在。

  這一天,萬佐成實在忍不住,拽著一位熟人想探個究竟。

  “萬師傅,其實原因很簡單,你不收費,時間久了,大家不好意思。”那位熟人掰著手指說:“煤球、洗菜水、調料、廚具、爐灶、燒水壺、熱水瓶,哪一樣不花錢?你每天得墊付多少錢啊,大伙聊到這事,哪個不感激,哪個又不內疚?”

  萬佐成急得直搓手:“你去跟大家說說,沒關系,我們兩個人平常開銷不大,以前做生意也有點積蓄,承擔得起。”

  對方將頭搖得像撥浪鼓:“不行,不行,將心比心,我們良心上過不去。萬師傅,你還是收點加工費吧。”

  萬佐成見事情僵持不下,便跟熊庚香商量,最后決定每加工一個菜,收成本費五毛錢。

  很快,愛心廚房的人氣又噌噌噌地飆升起來。老兩口的臉上重新綻放出光彩。

  萬佐成、熊庚香古道熱腸的事傳開了。因為廚房位于江西省腫瘤醫院外面的小巷子里,專供患者及其家屬加工飯菜,人們便把這兒叫作“抗癌廚房”。

  隨著物價上漲,每個菜收五毛錢成本費已經難以為繼。2016年,萬佐成、熊庚香在反復商量之后,將加工費標準作了調整,炒一個蔬菜收一元,炒一個葷菜收兩元,熬一鍋湯收三元,調料依舊免費供應。

  吃飯是大事

  從早晨四時起床,用木柴給煤爐生火,一直忙到晚上十一時,這是萬佐成、熊庚香兩口子的工作時間。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如此。

  天剛蒙蒙亮,就有患者和家屬陸續過來加工菜肴,熬制營養湯。星光和燈光從那些晃動的人影上滑落。鍋鏟、瓢盆在砧板上交響,演繹人間的日常。

  熊庚香如同一個交通員,在人群中穿插,給人們遞上廚具,送來調料。她操著濃濃的南昌方言,中氣十足。這個聲音在,每個人的心里都踏實。

  “大姐,你有一副菩薩心腸。”正在留言簿上寫字的南昌市民鄭先生忽然抬起頭,看著熊庚香,認真地說道。

  熊庚香不好意思地咧著嘴笑。她不知道鄭先生在寫些什么,自己不識字。

  閑下來,讀了幾年書的萬佐成瞄了一眼,發現鄭先生竟然寫了兩則留言。

  一則是:“愛心廚房”,萬佐成夫婦在這片狹小的空間內傳遞出濃濃的溫情,為患者和家屬提供鍋碗瓢盆、爐灶煤火、柴米油鹽,象征性地收一元錢成本費,只為讓患者吃上熱氣騰騰的“家中味道”。全年三百六十五天的忙碌無休,執著堅守,源自他們內心的善良。

  或許覺得意猶未盡,鄭先生又寫了一則:十八年來的堅持和愛心,為癌癥患者提供守護,用他們樸實的煙火氣息照拂寒夜的路人。一元“抗癌廚房”背后的人生值得我們細細品味。初心可貴,堅持不易。

  而熊庚香的話總是特別實在:“日子得慢慢地過,吃飯是大事,吃得好,患者開心,家人開心。”

  一天晌午,加工做菜的高峰過后,那個做了一輩子豆腐的左大爺扶著老伴蹣跚著走進了小巷。

  “大妹子,我想炒兩個菜,行啵?”左大爺朝著正在打掃衛生的熊庚香揚了揚手中的手提袋。

  熊庚香自然滿口答應,招呼左大爺老伴坐下后,自己幫左大爺挑揀蔬菜。

  左大爺的老伴患了乳腺癌,從上饒到南昌,跑了多家醫院,最后才算在江西省腫瘤醫院常“住”下來。老兩口感情好,老伴生病之后,左大爺更是如影相隨,不離左右。

  從這一天開始,左大爺和萬佐成夫婦的交往,持續了十一年。每次做好飯菜,看著老伴吃得有滋有味,左大爺感到很欣慰。

  那天,左大爺和老伴終于要回上饒了,兩人特意來告別。老伴坐在老地方,拉著熊庚香的手,忽然抽泣起來。

  “舍不得啊,這里比家還好,開心。”老伴的目光里滿是留戀。

  熊庚香也忍不住一陣陣心疼。她不擅表達,只是說:“好人一生平安,嫂子,放寬心,你會養好的。”

  時光仿佛奔涌的贛江水,一去不復返了。萬佐成、熊庚香還是那樣忙忙碌碌,從拂曉到夜深。

  萬佐成從來來往往的人流里品嘗到了別樣的人生感悟:“來到這里的每個人都有傷心事。我就希望大家在這里熱熱鬧鬧的,能忘掉一些煩惱。”

  “想見見萬大哥”

  昏黃暗淡的燈光下,萬佐成穿著那件草綠色工作服,傾斜著身子,提著一桶煤球,逐個給爐灶添火、加蓋風管。

  熊庚香穿著低幫雨鞋,站在案臺前,洗刷廚具,發出叮叮當當的響聲。洗完一堆,又回身去抱來一堆。由于雨鞋的碼數大,每走動一步,發出嘰嘰的聲音。

  待地面衛生打掃干凈,桌椅板凳歸位,鍋碗瓢盆洗凈,萬佐成便坐在一樓右側的房間里整理那些沒有燒透的煤球。他揮刀剔除無用部分,將灰黑的部分挖下來,安放在一個鋁皮制成的大爐子里,準備明天一早生火。說起這個大爐子,頗有些年頭,是萬佐成當年炸油條起家時,自己買來材料搗鼓出來的,屈指數來,有二十幾年的光景。

  一陣腳步聲打破了寧靜。萬佐成抬頭一看,是一位熟人。

  “萬師傅,有人要我捎個話,想請你們兩口子去專門做早餐,每個月八千元,不曉得你們愿不愿意?”

  萬佐成毫不猶豫地搖頭:“謝謝好意,我們哪兒也不去。只要我們還能干活,就守著這個廚房,那些患者和家屬需要吃飯。”

  來人失落地走了。

  燈影里,老兩口不知不覺聊起那位贛南的老張。

  老張五十多歲,被檢查出肝癌晚期時,醫生宣布他只有半年左右的時間。“抗癌廚房”是老張幾乎每天要來的地方,只要身體狀況允許,他必然晃晃蕩蕩來到小巷,或者炒三兩個菜,或者跟萬佐成談心。一來二去,兩人竟然成為莫逆之交。

  萬佐成與老張分享了他多年來跟患者打交道的心得:一定要配合醫生的治療;心態要好,心寬有利于延長壽命;護理十分重要,尤其是要吃好,營養跟上了,才能與癌癥抗爭。

  萬佐成告訴老張:“吃飯是大事,先把肚子填飽了,再去治病。”

  只要到了這條小巷,老張的臉上就蕩漾著一種神采,不時哈哈大笑。被醫生預言只有半年時間的老張,竟然撐了三年。

  2016年春夏之交,老張的身體狀況急轉直下,日益惡化。腫瘤醫院善意提醒家屬,時間不多了,繼續在醫院于事無補,還是回贛南吧。

  那是個陰天,已經不能站立的老張被送到救護車前,卻死活不肯上車。他的眼睛看著家人,抬起手,吃力地往醫院外的巷子方向指了指。

  “我,想見見萬大哥……”

  家人用輪椅緩緩推著老張來到了愛心廚房外面。此時,已經有不少人在忙乎著準備午餐。正在干活的萬佐成隱隱約約聽到了誰的呼喚聲,他順著聲音看去,但見老張歪著身子,朝他有氣無力地揮著手。萬佐成吃了一驚,趕緊放下活計,撥開人群,沖到了輪椅前。

  “萬大哥,我要回贛南了。”老張吐字已經不太清楚,很吃力。

  萬佐成忍住眼淚:“好啊,可以回家團聚了,千萬記得好好休養啊。”

  “感謝你三年來的幫助,很開心……”

  老張抖抖索索伸出手,萬佐成趕緊一把握住。兩人靜靜地凝視著對方,誰也舍不得先抽出手來……

  后來,在南昌市青山湖區湖坊鎮的關心和支持下,鋼架棚建起來了。那些在“抗癌廚房”炒菜的人們,不必再擔憂大風雨水的侵襲。

  青年志愿者也來了,忙著安裝空調、電風扇和冰箱。他們朝氣蓬勃,給“抗癌廚房”增添了不少活力。

  更多的人,悄悄送來大米、食用油和各類食材,不愿留下姓名……

  萬佐成說過:“我們就像墻上的那口鐘,只要不壞,就一直轉下去,做下去。”

  十八年的光陰河流,流淌著多少悲歡離合。十八年的日月星辰,記住了這巷子里溫暖的廚房和這一對夫婦。

  又一撥患者和家屬拎著大包小包過來了。一爐爐烈焰起舞。鐵鍋里傳來畢畢剝剝的響聲。切菜剁肉的聲音此起彼伏。香氣,縈繞在小巷的空中。

  這人間的煙火氣息,是多么的迷人……


  《 人民日報 》( 2021年12月27日 20 版)
(責編:趙欣悅、袁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