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繪美美與共 體悟心心相通
海上絲路記(版畫) 王卓
安伊高鐵(中國畫) 鄒進
潮音(油畫) 徐里
同在月光下(油畫) 李景安
世界尚和圖(版畫·局部) 姜琳
復興序曲(油畫) 楊劍俠
千山萬水一線連(中國畫) 蔡頻春
【藝境觀象】
在傳統祥云圖案的掩映下,中國古城樓與泰國古建筑遙相呼應,一條延綿的高鐵線將它們挽在一起。畫面的深遠之處,遼闊的海面上,一艘艘古代商船正揚帆遠航。這是王卓的版畫《海上絲路記》所描繪的場景。作品用時空交錯的表現形式,展現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生動景象。整幅作品以藍色和黃色為主色調,冷暖、明暗對比鮮明。造型典雅的草木與祥云的點綴,使畫面極富視覺張力。姜琳在創作版畫《世界尚和圖》時,則以北宋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為底本,讓長城蜿蜒其間、高鐵貫穿畫面,并在長卷中描繪了悉尼歌劇院、泰姬陵、比薩斜塔等多個國家地標建筑,融古今于一卷,納五洲于尺幅。細膩的刻痕、單純的黑白色調傳遞出深厚悠長的余韻。
這是近日在以“‘一帶一路’與中國鐵建”為主題的“第十八屆大路畫展”中的兩幅參展作品。“一帶一路”倡議激活了各國絲綢之路的歷史記憶,喚醒了沉寂已久的絲路輝煌。倡議提出八年來,從謀篇布局的“大寫意”轉入精謹細膩的“工筆畫”,各國共商共建共享,“百花園”愈顯生機盎然、絢麗多彩。
以美術之美描繪美美與共,以工匠之心體悟心心相通。自1979年以來,中國美術家協會與中國鐵建聯合舉辦大路畫展已歷經42年。“第十八屆大路畫展”以全球“一帶一路”基建工程進展為線索,匯聚了以中國鐵建系統為主的老中青三代畫家近年創作的中國畫、油畫、版畫等多個門類優秀美術作品共100余件,旨在多角度地表現“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的“一帶一路”主題,展現勞動之美與建設之美。
中國鐵建是中國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排頭兵和主力軍,建設足跡已經遍布全球130余個國家和地區。這支隊伍中傳承70多年的“文藝輕騎兵”也一直一手拿勞動工具,一手握畫筆刻刀,記錄時代,禮贊勞動,歌頌進步,描繪世界。勞動者有力的臂膊,創造的是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美術作品。他們既描繪世界,也為自己造像;既修筑著聯通世界的道路,也鋪架出心靈交融的藝術橋梁。正如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徐里所說:“畫展將主題性創作與作品的思想性、藝術性緊密結合,從不同角度挖掘和闡釋‘一帶一路’倡議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展現出當代美術創作的蓬勃態勢,對于推動我國當代美術的繁榮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縱覽參展作品,有世界各地壯美的自然風光,有恢宏大氣的建設圖景,更有各國人民攜手并肩的美好畫面。一幅幅佳作,描繪著中國建設者五洲筑夢的拼搏豪情,奏響了和平發展的時代強音,是以藝術之力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一次“全景式”的記錄。
鄒進創作的中國畫《安伊高鐵》聚焦了我國第一條走出國門的高速鐵路——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到伊斯坦布爾的高鐵。該項目的施工過程充滿艱辛,建設者們堅守一線,揮灑汗水、奉獻智慧,戰勝了復雜的地質環境帶來的挑戰。2014年,安伊高鐵實現通車,為土耳其的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作品畫面以世界聞名的伊斯坦布爾的圣索菲亞大教堂和城市建筑為背景,安伊高鐵穿行其中。畫家以中國傳統筆墨韻味描繪歐亞異域的別樣風情,讓人耳目一新。
麥加輕軌鐵路是中國與沙特阿拉伯王國合作的標志性工程,版畫《朝覲之路》呈現了該輕軌投入運營后,為來自世界各地的朝覲者帶來便捷的熱鬧場景。畫家石書印巧妙地運用構圖突顯城市、列車、人三者間的關系,畫面中,宏偉的工程猶如一條紐帶,串聯起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國畫《千山萬水一線連》是一件飽含溫情的作品。畫家蔡頻春以寫實的手法表現了青年男女在高鐵車站道別的情景。送行的男青年建設者和伴侶隔著高鐵車窗,不忍放過那短短的一點時間,用手機互相傾吐著惜別的話語,彼此的兩只手掌隔著玻璃相抵,努力感知著對方的溫度。無聲勝有聲的畫面,將建設者犧牲小我、造福人民的無私大愛與兒女深情都表現得淋漓盡致。
本次展覽的舉辦,吸引了來自多個國家的駐華大使、參贊前往參觀。“這是一次意外又驚喜的奇遇,展出的畫作都非常精美,線條流暢、色彩飽滿、主題鮮明。”已創作上百幅畫作的印度尼西亞駐華大使夫人艾茜薇表示,中國與印尼的繪畫作品雖風格不同,但各有特色。觀展結束后,她還發出熱情的邀約:“歡迎中國的朋友來印度尼西亞做客,也歡迎中國的畫家來采風創作。”
給世界一個更美好的未來,“建設”是中國給出的答案。流光溢彩的“一帶一路”是一條各國共同發展、共同繁榮的康莊大道。中國的建設者與藝術家相信未來,更著眼當下,他們在世界各地,用手中的工具與畫筆創造著壯美的“大同畫卷”。
(作者:王秉良,系大路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兼理論學會主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