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大劇院《基督山伯爵》首演 舞臺三小時濃縮百萬字傳奇
國家大劇院年度話劇《基督山伯爵》昨天首演。從“你以為我貧窮、低微、瘦弱、不美,就沒有靈魂,沒有心了嗎?”到“如果你不是基督山伯爵,你還能得到正義嗎?”從《簡·愛》到《基督山伯爵》,同樣的經典,同樣的制作班底,國家大劇院戲劇場再度見證經典的魅力,也再次呈現了國內戲劇人對西方經典的別樣解讀。
大仲馬的《基督山伯爵》講述了一位名叫愛德蒙·鄧蒂斯的水手,因受到陷害被關進了伊夫堡監獄,在那里他遇到了睿智善良的神父法利亞,并在神父的幫助下脫胎換骨逃出監獄,最終化身為基督山伯爵展開復仇的傳奇故事。原著近百萬字,在舞臺上如何呈現可謂是一大挑戰。編劇喻榮軍沒有著意講述一個詳盡的故事,而是在三小時左右的時間里,以簡明的線條勾勒出大的框架。同時,他在情感渲染方面又不惜筆墨,選取了原著中多個經典場面,使得主要角色都有立體豐滿的形象。
“復仇”曾是西方文學作品經久不衰的主題。小說中主人公被朋友出賣,失去最愛的人,經受最深重的苦難,但又在困境中遇到智者,不僅脫離苦難還獲得巨額財富,最終“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快意恩仇的故事,猛一看像是復仇爽文。但在今天,舞臺上呈現的更多是以當代人的視角去審視這個一百多年前的故事。
喻榮軍獨具創意地將主人公愛德蒙·鄧蒂斯拆分成三個角色,代表不同生命階段和人生境遇下的鄧蒂斯。這樣的改編,也給了導演王曉鷹更大的創作空間。舞臺上由于洋、趙嶺飾演的三個鄧蒂斯,經常會有跳脫時空的對話和凝視。他們既是主我與自我的對話、人物與心靈的對話,也是現在與過去的對話,既有愛與恨的糾纏,也有著復仇與救贖之間的較量。這樣的處理將人物內心的糾結外化,使得戲劇張力更大,也讓舞臺變得更為動人心魄。演員孫莉在劇中飾演的女主角美茜苔絲,依然是她在舞臺上常見的美麗而憂愁的形象。
簡約而不簡單的舞臺,也讓這部復仇傳奇劇更耐人尋味。全劇舞美沒有太多寫實的場景,大都是通過一些具有象征意義的道具來切換場景,隔絕人世的監獄就是一張破爛的床和石頭的墻,繁華的巴黎不過是幾道花紋繁復的鏤空裝飾,背景上大海影像的變幻代表著主人公命運的變化,這種少即是多的處理加強了傳奇色彩。劇中,在大舞臺上還有個具有豐富功能的可升降盒子表演區,它有時是碼頭,有時是監獄,有時是客廳,有時又是法庭。鄧蒂斯在獄中時,波詭云譎的黑白色大海圍繞著這個盒子,沖刷著它,讓他的悲劇命運更直觀地呈現出來。
該劇昨起至15日、17日至18日演出。(記者 牛春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