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魂》導演劉暢:我真正擅長的是現實主義題材
劉暢
“圍棋和別的體育競技一樣,又不一樣,挺新鮮,我決定冒險賭一把。”
---------------
憑借高分爆款劇《最好的我們》《獨家記憶》,青年導演劉暢的名字,與青春校園劇緊密綁定。
“之前我做了很多青春片,更多的經驗來自我所經歷的生活。隨著年齡的增長,我也積累了一些別的東西。” 劉暢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說。
正在播出的改編自日本高人氣漫畫作品的《棋魂》,是劉暢所作的一次風格異于以往作品的嘗試。
由胡先煦、張超、郝富申等主演的《棋魂》,在還原日漫原著的基礎上,進行本土化改編,打造了一個既燃情又雋永的故事。1997年,小學生時光在爺爺家閣樓發現了一個古老的棋盤,無意間喚醒了在其中沉睡千年的靈魂——褚嬴。故事設定褚嬴為梁武帝時的圍棋第一人,愛棋成癡,卻遭小人誣陷作弊,投水自盡。他的靈魂在人間徘徊,只因尚未追求到圍棋的最高境界“神之一手”。小光和褚嬴約定,幫他完成夙愿。在此過程中,小光也愛上圍棋,熱血向前,努力成為職業棋手。
為了拍好這部劇,創作團隊特別聘請了世界圍棋混雙冠軍作為顧問,從劇本寫作階段開始全程參與執導。劉暢也在拍攝前特地去學習如何下圍棋。“其實入門很簡單,很有意思。圍棋是男生能迅速喜歡上的東西。大家覺得它門檻高,特別難,其實不是”。
和他從前執導的愛情題材相比,《棋魂》所屬的體育競技題材,明顯要冷門、小眾。劉暢擔心觀眾對題材接納度的問題,“圍棋和別的體育競技一樣,又不一樣,挺新鮮,我決定冒險賭一把。”
一直以年輕人為創作軸心,劉暢覺得,年輕一代人更聰明,更開放,獨立思考能力更強。“但是我認為大家在成長階段經歷的事、經歷的情感都是一樣的,沒有特別大的變化”。
劉暢說,現在他想明白了,自己真正擅長創作的是現實主義題材,從人生的“直接經驗”汲取創作靈感和養分。“對這個世界永遠保持好奇,是我積累的源泉”。
中青報·中青網:青春劇還有突破的空間嗎?
劉暢:青春題材已經不太新鮮了,你很難找到新的角度和切入點,觀眾對這類劇的要求也在變高。
日本、韓國、美國等國家做青春題材影視劇更早,他們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做了,現在也照樣不停地有新東西出來。所以我不太考慮突破這個事,只要你想拍的時候,故事能打動你,人物能打動你,你就認真去拍,這才是最重要的。市場喜歡的不是你拍什么,而是你能拍成什么樣。
中青報·中青網:決定去拍《棋魂》的動力是什么?
劉暢:最早看到這個故事,我覺得特別適合改編。因為《棋魂》和傳統印象中的日漫不太一樣,《棋魂》的背景和敘事方式都特別現實主義,很接地氣,故事也很真誠和動人。另外,我覺得圍棋在大家心目中的標簽還有一些正向、可發掘的地方,比如說圍棋代表一種神秘的感覺,某種程度上是高智商的象征,以及圍棋也有傳統文化的韻味。
中青報·中青網:觀眾覺得你很擅長拍情感細膩的校園故事,你是帶著個人經歷體驗去創作嗎?
劉暢:我上學時本身是一個調皮、不聽話的學生。青春片里所拍的校園故事,都是我親眼見過或者是能想象的。我們拍的校園感情都比較懵懂,“石頭縫里長出一些情感和情愫”,展現當時的學生對這個世界的看法。
中青報·中青網:《獨家記憶》展現一個宿舍4個女生的故事,《棋魂》又刻畫了一群熱愛圍棋之人的面貌,你是否對群像創作有點偏好?
劉暢:《獨家記憶》是一種純群像的寫法,我想展現她們那個人生階段的橫切面,4個女生的角色互為映照和參考,能讓更多觀眾產生共鳴。像《棋魂》這么長的一部戲你光是懟著主角寫,自己也煩,寫不出什么新花樣來了,多了也會注水,我覺得刻畫群像是順理成章的事。《棋魂》比較特殊的一點是,主人公“時光”經歷了從上學、沖段、定段,到成為職業棋手的幾個階段,每個階段陪伴在他周圍的人都不一樣。
但凡還不錯的劇,最后都是展現群像的,這也是我喜歡的方式。因為一部劇總要有主角和配角,在我看來,配角的刻畫和經營一定也得認真做好,這樣自然就會有群像感。我很難想象一個劇不是群像。(記者 沈杰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