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起》里的抗疫故事足夠“真”
這個國慶就像“遲來的春節”,游子歸家,闔家團圓。長假中,與“國慶中秋同一天”一樣成為話題的還有抗疫劇《在一起》。目前,這部在多個衛視同時聯播的電視劇播出過半,豆瓣評分8.9分,我們又見證了一部好劇的誕生。
時序邁入10月,有關疫情的緊張氛圍逐漸淡去。填滿新聞頭條的不再只是身穿防護服、緊戴護目鏡的醫護;地鐵車廂里的人流逐漸密集,跨省市旅游被提上長假日程;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后,除了臉上的口罩,平凡的、熟悉的,看似一成不變的日常生活又回歸主流。
回到年初,面對“封城”的武漢與空空蕩蕩的城市,這車水馬龍的一切曾顯得如此難能可貴。疫情之下的武漢,疫情之下的2020年春節——這正是《在一起》所要描摹的社會情狀。
《在一起》是一部集體創作的“拼盤”單元劇,一共20集,10個單元故事。每個單元都有獨立的創作班底。如同片名所昭示的,宏大的疫情敘事,最終落點在各行各業的普通人身上。各單元主角里,有逆行的醫護、惶惶不安的病患、白天送藥晚上接送醫護的外賣小哥……所有人“在一起”,成為年初這場疫情的集體記憶。
當年拍攝、當年制作、當年播出,《在一起》從立項到播映只用了半年時間。主創團隊給它下過一個定語——“時代報告劇”。從播出效果來看,這部現實主義題材電視劇,很難有人不被它打動。
《生命的拐點》單元,在疫情面前統領大局的張漢清院長,走路時略微跛著腳,其原型是身患漸凍癥的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擺渡人》單元,雷佳音扮演的外賣小哥辜勇,白天是外賣騎手,晚上是自發接送醫護的志愿者,原型是武漢的滴滴司機王利。騎車回武漢的檢驗技師、陰差陽錯誤入武漢的大連小伙……在年初的新聞報道中,都能找出這些劇中人的原型。這是構筑片子的真實基礎。
現實主義創作感染人、打動人,憑的是細節。劇中,有疫情下的“至暗時刻”,更有人性微光匯聚起的暖流。《在一起》刻意琢磨的,無非是普通人的人性。
拿辜勇舉例,他是嗅覺敏銳的外賣小哥,在跑遍藥店都很難買到消毒用品與口罩的1月,他意識到武漢有事發生。封城那日,他最終決定折返。選擇留在武漢,固然有外賣平臺春節假期高額補助的關系;但顯然,更大的動機是身為普通人在那一刻挺身而出的責任感。辜勇的妻子文靜(張靜初 飾)是一名電商主播,對于丈夫的選擇并不支持,兩人還為此吵了一架。這并非“不偉大”,而是普通人面對疫情時的人間真實。
更難能可貴的是,《在一起》的主基調感人卻并不刻意煽情。疫情面前,醫護也好、外賣小哥也罷,從來不是毫無瑕疵的英雄。但電視劇就真實在“人無完人”。
劇中有突然情緒崩潰的護士平小安(倪妮 飾),當辜勇主動接送其下班時,她對著陌生人辜勇嘶吼:“我拼盡全力去救助那些人,誰來保護我們呢?”在彼時防疫物資不足的巨大壓力下,身為病患救星的醫護也會恐懼,也會遲疑。這反而是人性的“真”。再如“華容道”口,村民舉著大刀守著關,為了村莊的安全,阻止陌生人進入;卻在遇到兩位逆行回武漢的醫生后,主動放行。
從劇情節奏調度上看,《在一起》有張有弛。病房里爭分奪秒的搶救,激烈而富有張力;援鄂醫療隊在吃飯時暢想來年一定要看武漢的櫻花與黃鶴樓,這種對日常生活的渴望屬于“弛”。而打動觀眾的正是這種真實而克制的情感流露。
這幾天,有網友寫下評論,快到年底了,不要忘記我們為何戴上口罩,更不要忘記我們是如何摘下口罩的。在回應現實這一點上,《在一起》做到了。這正是現實主義創作之于現實的意義。(張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