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藍色防線》:因真實而“催淚”
今年是中國軍隊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30周年,《中國軍隊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30年》白皮書在9月18日正式發布,中國首部海外維和戰地紀實電影《藍色防線》也于當日上映,《藍色防線》是30年來首部以戰地紀實的形式,真實展現海外維和行動全貌的電影,影片是從350個小時的真實素材中篩選出來的,這些素材大部分都是戰士們貼身拍攝,其中不少槍戰的畫面是冒著生命危險拍來的。
真實展現我國首支維和步兵營
《藍色防線》由阿里影業聯合出品,淘票票和中影共同發行,為中國赴南蘇丹維和步兵營全體官兵親歷記錄,歷經五年(2015-2019)跟蹤拍攝,橫跨中國和非洲大陸,真實展現了我國第一支成建制維和步兵營,在南蘇丹執行維和任務期間,在戰火紛飛中保護當地難民營安全的故事。
電影中所展現的第二批赴南蘇丹維和步兵營,主體是從“楊根思部隊”抽調組成,“楊根思部隊”更是從抗美援朝時期就立下赫赫戰功的英雄部隊。在影片的首映禮上,曾經親歷電影記錄全過程的楊根思部隊維和戰士魯成軍、劉健、付曉飛、姚道祥、陳秋岑、杜希林等,身穿維和部隊制服來到現場,這是部分戰士自退伍后首度與老戰友們重聚,為觀眾們分享了他們參與維和行動的初衷及收獲,共話軍人使命以及那些一生難忘的維和記憶。
談及為什么大家都自愿參加維和行動,曾任我國第二批赴南蘇丹維和步兵營政治教導員的魯成軍表示,所有人的初衷就是精忠報國、為國出征。在和平時期,選擇去南蘇丹這樣一個最危險的國家,去接受生與死的考驗、血與火的洗禮,才能真正檢驗出中國軍人的精神。而當最終圓滿完成了為期一年的維和任務后,大家最大的收獲和體會,就是我們80后、90后這些年輕的官兵靠得住,他們懂得報效國家,在國家需要的時候,不怕犧牲,勇于奉獻。
不煽情表現的是隱忍和艱難
來自楊根思部隊的王震是赴南蘇丹維和的親歷者,他說:“這部電影給人最大的感受就是真實,原原本本,沒有藝術夸張,展現的就是我們維和戰士實實在在的生活,展現的就是我們中國軍人原原本本的面貌!庇捌谟城暗囊幌盗新费莺忘c映活動中,均獲得了行業內外的一致好評,幾乎所有觀眾觀影后都淚流滿面,肯定了這部電影傳遞出的意義和價值。
導演周德新表示,主創團隊的定位就是“我們是這部片子的記錄員”,所以“真實”是這部電影的最大特色,影片聯合導演、剪輯指導劉欣拿到了約500個小時的素材,這500個小時包括350個小時的前線素材以及150個小時的專題片補充資料。之后,她又帶領團隊采訪了十余位已經歸國的第二批赴南蘇丹維和步兵營的中國官兵,拍攝了100個小時的采訪素材,還搜集了20個小時的新聞素材。最終,這600多個小時通過剪輯,重新組織敘事,構建成這部長約90分鐘的軍事紀錄片。
劉欣介紹說,350個小時的素材大部分是戰士們貼身拍攝,其中不少槍戰的畫面是冒著生命危險拍來的。在看這些素材的時候,劉欣自己被無數次感動,但她在剪輯素材、選擇畫面的時候,始終保持“克制的態度”,“煽情不是這部影片的目的,我們追求的是克制和留白!
劉欣說,跟《戰狼》《紅海行動》這樣的劇情大片相比,《藍色防線》中的維和部隊有自己的使命特點,“他們出去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保護難民,履行聯合國交給的任務,我們要表現的是中國維和部隊軍人們的隱忍和艱難。”
魯成軍戰前家書引淚崩時刻
18日,魯成軍的兒子和妻子來到首映式現場。當年那個問爸爸“你不會掛了吧”的稚兒,已經健康成長為一個高大少年,更向爸爸獻上了其親手繪制的禮物——“我眼中的維和爸爸”素描畫,作為爸爸參與維和行動的紀念,將爸爸人生中最帥最高大英勇的形象永遠留住。而全場最淚崩時刻,則是魯成軍親口朗讀給妻子孩子寫下的戰前家書。
魯成軍寫下這封家書的時刻,正是2016年7月10日南蘇丹局勢急劇惡化之時,在信中,他寫道:“我們全營的人都會有生命危險。作為軍人就已經有犧牲的準備,你們也應該有這方面的準備,所以要堅強,不要哭!彼谛胖懈兄x妻子的多年付出:“這么多年跟著我。因為是軍人照顧不上家,也照顧不上你,讓你辛苦了!彼麑鹤右笠蠖冢骸耙】党砷L,不僅身體健康,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個好的意志品行,要正直善良。要樂觀向上,遇到任何困難,都不能退縮。都要積極,再難的事也不能當逃兵。”對待父母,更是想要隱瞞,不想讓老人受刺激。這些對家人發自肺腑的叮嚀囑托,真誠質樸間洋溢的是濃濃親情與拳拳孝心,令人久久感佩心間。(記者 肖揚)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